《梁思成谈建筑》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

    绪言 

    二十二年九月间,营造学社同仁,趁着到大同测绘辽金遗建华严寺,善化寺等之便,决定到云冈去游览,考察数日。

    云冈灵岩石窟寺,为中国早期佛教史迹壮观。因天然的形势,在绵亘峭立的岩壁上,凿造龛像,建立寺宇,动伟大的工程,如水经注漯水条所述:“....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又如续高僧传中所描写的“...面别镌像,穷诸巧秀,龛别异状,骇动人神...”;则这灵岩石窟更是后魏艺术之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

     ...这时期因佛教的传布,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杂旺而有力的外来影响,为可重视。且西域所传入的影响,其根苗可远推至希腊古典的渊源,中间今年归国复杂的途径,迤逦波斯,蔓延印度,更推迁至西域诸族,又由南北两路健陀罗及西藏以达中国。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濡染,为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而云冈石刻便是这种现象,极明晰的实证之一种,自然也就是近代治史者所最珍视的材料了。

    根据云冈诸窟的雕饰花纹的母题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势,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转变,是毫无问题的。以汉代遗刻中所表现得一切憨直古劲的人物车马花纹,与六朝以后的佛像饰纹,和浮雕的草叶、璎珞、飞仙等等相比较,则前后判然不同的倾向,一望而知。仅以刻法而论,前者单简冥顽幕后者在质朴中,忽而柔和生动,更是相去悬殊。

    但云冈雕刻中,“非中国”的表现甚多;或显明承袭希腊古典宗脉;或繁富的掺杂印度佛教艺术影响;其主要各派原素多事囫囵包并,不难历历辨认出来的。因此又与后魏迁洛阳所建伊阙石窟--即龙门--诸刻稍不相同。以地点论,洛阳伊阙已是中原文化中心所在;以时间论,魏帝迁洛阳,距武州凿窟已经半世纪之久;词时期中国本有艺术的风格,得到西域袭入得增益后,更是根深蒂固,一日千里,反将外来势力积渐融化,与本有的精神冶于一炉。(书摘)

  

     一、之所以,这么不辞辛苦地输入部分内容,是想着通过眼睛与手指的配合,可以加深在头脑中的印象。一直对云冈及龙门石窟,怀着崇敬和向往,应该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待真的有一天石窟诸佛像屹立在我面前,我不会茫然无措。

     二、《梁思成谈建筑》,不是《中国建筑史》类的专业书,绝大部分内容是梁思成先生以散文的形式介绍有关建筑的历史,包括建筑的物质功能、工程技术、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字里行间,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史学家以他科学专业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言简意赅朴实无华且不乏优美浪漫的文字,科学求实地讲述极具专业性的建筑史。让我们,即使是非专业的门外汉,也能从中对中国建筑传统有所了解。这不仅仅是对建筑史的了解,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我力图脱离走马观花的本性的原因所在。

     三、前面说过,各行各业莫不如此。无论绘画、书法、陶瓷、织染、木工制作、词牌曲调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背后都蕴含着历史事件、思想文化、审美情趣以及外国的文化动向,甚至人性的变迁,也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文化历史层面的东西,才能懂得一件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个,在马未都讲陶瓷的时候,经常地反复地提示。


评论
热度 ( 1 )

© 漂亮巫婆 | Powered by LOFTER